关闭
首页  »  纪录片  »  解剖肥胖
解剖肥胖海报下载

《解剖肥胖》

别名:
肥胖症:尸检/Obesity: The Post Mortem
主演:
备注:
集数:
共0集
分类:
纪录片纪录片
导演:
内详
地区:
英国
年份:
2016
语言:
英语
时间:
2016-10-02 03:10:05
立即播放
评分:
无需安装任何插件
迅雷下载
  • 肥胖症:尸检.HD1280超清中英双字.mp4

可能喜欢
剧情介绍
肥胖症:尸检
这是一部关于“尸体解剖”的纪录片,两个解剖专家解剖了一具“过度肥胖”的女尸,用最直观的方式告诉大家肥胖者的内部是什么样子的。

  关于“肥胖”,基本上所有人都是从外表去感知它。很少有人去从体内去感知“过度肥胖”是个什么概念。

  而尸检一般也是保密的,这次录制是个特例,真的要感谢并尊敬捐赠尸体用医疗研究的这位死者,她的尸体由家乡运到伦敦,用于这次特殊的研究。因为她,才有这次纪录片,才能有机会让大家了解过度肥胖者的体内。

  这是这次尸检的两位解剖病理学专家Carla和Micheal,他们之前做过无数次尸检,但是把尸检过程做成纪录片形式,也是第一次。
肥胖症:尸检
肥胖症:尸检
肥胖症:尸检

英国已濒临“肥胖症流行”的边缘,这种说法早就是老生常谈。预计到2035年,英国75%的人口将成为超重人口,未来我们可能会见到全民饮食管控文化的出现。肥胖者取代吸烟者成为了国家经济的一大消耗力量与新一批社会弃儿,身体质量指数(BMI)成为了衡量人的价值的指标。引用卫生政策的说法,我们的身体已逐渐成为一项公共财产,由政府与媒体直接进行价值衡量。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洁食者(只摄取纯天然、无添加、高营养健康食品的一类人)”与“健康专家”成为黄金档电视节目的常客,并大力宣扬原生态饮食的好处,而肥胖人士则仍被刻画成懒散滑稽、缺乏意志力的一个群体。我们能在节目中看到这样一番景象:毫无防备的路人行走街头,大腹便便衣物紧绷;长椅上身着衬衫的男士无法藏起快被扯开的纽扣,只得耷拉着头以免被他人认出。“取乐肥胖(Fattertainment)”近年来已成为常见的节目套路,营养学家吉莲·麦克凯斯(Gillian McKeith)每期都会唾弃肥胖人士的排泄物,《超级减肥王(The Biggest Loser)》则直接以对肥胖人士执行严格的减重计划与每周进行体重比对作为卖点。《Lose Weight For Love》、《Fat Families》与《Secret Eaters》等节目已经采用了这种 “建设性取乐肥胖(constructive fat-shaming)”的做法。

 

“取乐肥胖(Fattertainment)”近年来已成为常见的节目套路。图为《Lose Weight For Love》节目。

 

BBC3的教育纪录片《Obesity: The Post Mortem(肥胖:尸体解剖)》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下播出的。尽管我们已能根据外表直观感受肥胖,但制作人却认为,我们几乎对其内在表现及其对身体所造成的破坏一无所知。

 

2002年,解剖学家冈瑟·冯·海根斯教授(Gunther von Hagens)曾在第4频道一档深夜节目中进行了一次真实的尸体解剖,时任英国医学会伦理学负责人的海根斯对这种做法进行了批评,称这“既可耻又无礼”。因BBC3所有节目均为网络播出,该频道一直在持续推出一些引人思索、话题敏感的纪录片作品——这也使得《Obesity: The Post Mortem》的播出引发了更广泛的关注。

 

在纪录片中,病理学家对一具并未透露过多信息的女尸进行了解剖,这具女尸代表着一个需要病理学家迈克·奥斯本博士(Mike Osborn)与解剖病理学专家卡拉·范伦汀(Carla Valentine)联手解决的难题。死者自愿捐赠尸体用于医疗研究,但可能她自己并不知道竟然是以电视解剖这样极端的方式。

 

死者生前生活在加州长滩,她去世后,其中一只手臂留给了她的家人以供火化,余下部分包装好后被运送至大西洋的这一边,用于解剖实验——但节目仍未解释为何并未采用英国籍尸体。死者年约六十,身高5.5英尺(约168cm),体重高达“17石(英美重量单位,一石约为14磅,即死者体重约238磅、108公斤)”。死者死于心脏疾病,而非肥胖本身,但肥胖“增加了患病风险…致其死亡”。

 

解剖开始前,镜头先在死者裸身的四周来回拍摄,一具苍白壮硕、带有水泡的尸体映入观众的眼帘。唯一被遮盖的就是她的面部——被一张布随意地遮盖着。整个解剖过程只有两处细节较为人性化:隆胸的痕迹与仍留在脚趾甲表面的珊瑚色指甲油。当解剖病理学专家范伦汀剖开死者的腹部时,她大呼“这可真多脂肪!”,连手术刀都变得有些滑腻。“这和黄油的感觉十分相似,”她说。屏幕上,一大块儿鲜亮的黄色脂肪出现在我们面前。

 

整个解剖过程不断穿插着一些对肥胖人士的采访,意在帮助观众理解死者死因。在镜头前,他们谈及自己的发胖经历——疾病治疗、饮食紊乱、焦虑自卑都是原因之一,高热量食品的廉价易得更是让他们胖上加胖。他们也分享了肥胖给自己带来的诸多不便,例如因过度肥胖无法享受国家医疗服务,自信心缺失时为安抚情绪,甚至让自己陷入了暴饮暴食的死循环。“如果你是胖子,你就会被社会边缘化,”唯一接受采访的男性、22岁的尼克说。

 

除了穿插采访,节目还添加了不少文字说明,几乎是在通过潜意识的途径暗示观众:与正常人相比,肥胖人士生产力、个人能力及智力都相对低下。但节目并未对该暗示做任何解释,我们只看到奥斯本拿起死者的肝脏并表示它“就像一团肝酱一样”。“这对这名女士而言真是一桩坏消息,”他说。但都到了这个阶段,她还能有多坏的消息呢?

 

这种通过解剖尸体以讲述死者的独特故事与经历的做法,只是在暗示肥胖是该死者的缺陷,但却完全未将收入、阶层、基因、医学及心理学等因素纳入考虑范围,是一种非人性化的做法,这种不公正的形象刻画只会使越来越多人心中早已根深蒂固的病态偏见心理愈发恶化。《Obesity: The Post Mortem》的确精彩,但要说它揭露出了什么,那也只能是:即使已成为一具尸体,肥胖人士仍无法脱离被无理由取笑的窘境。

《Obesity: The Post Mortem》现正于BBC3播出。

继续了解:

  片中跟拍验尸官解剖一具女尸,用最直观的方式,向大家展示了肥胖躯体下最真实的样子。 当然,这里的肥胖指的是自身原因造成肥胖,不包含药物致胖的情况。 被解剖的60岁女尸身高1米67,但体重却有107公斤,典型严重超重。女子死于心脏衰竭,生前自愿捐献遗体作为医疗研究。 此写实纪录片意在研究肥胖到底会对身体造成怎样严重的影响。 

部分网友评价:

※薛夫子※2016-09-28※※ 这部纪录片告诉我们胖子死了都不得安宁

※小白菜※2016-09-28※※ 太直接,,太生动,,太可怕。。该减肥了,不要死于肥胖

※燃烧的香烟※2016-09-23※※ 从此励志减肥!

※洛木※2016-09-28※※ 我承认这是刷爆朋友圈的「减肥利器」,但谁给它歧视胖子的权力

洛木※2016-09-28 07:39:10※※最近BBC出了一部纪录片,令所有人闻“胖”丧胆。几乎所有胖子看完,都哭着找吃的压压惊。重口味。减肥。解剖。胖子。这些挑逗人们注意力的关键词,注定这又会是一部走红朋友圈的“网红”纪录片。各大健身、瘦身平台............

...
  • 排行榜
  • 同年
  • 高分

加载中